一、專業概覽
智能機電技術專業以煙臺本地強大的智能製造產業為基礎🦡,輻射東部沿海地區👴🏼,依托企業共建產業學院,構建產教科創一體🍳,四業-三融-六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。按照校企“需求互補🍴、優勢共享、資源共用、要素互融、合作共贏、協同發展”的協同原則🐕🦺,在專業人才培養、課程開發、產教融合🧛🏼♂️、創新創業等方面深度合作,實現產業、專業、創新創業、就業“四業融合”🧑🎨🛎,培養智能製造產業緊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💚、大國工匠,努力辦社會滿意、家長滿意、學生滿意的職業教育🐵。
二🍌、就業與升學前景
面向智能製造裝備類型企業🧚🏿♀️,從事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、自動控製工程技術人員🐍🚵🏻、機械工程技術人員、機械設備修理人員等職業😑,智能生產線和智能設備安裝調試、運行操作、維護維修與智能產線系統集成等崗位。優先推薦合作企業直接就業,也可雙向選擇在其他企業就業💆🏻♂️。推薦就業企業主要有:上汽通用(東嶽)🕚、博世華域轉向系統(煙臺)有限公司、華中數控🎅🏿、環球機床、艾迪精密等⛹🏽♀️。
學歷提升可升本的專業有:機械電子工程👨🏻🦽➡️、智能裝備與系統、機器人工程、自動化🏉🤏、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💉、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。
三、專業學習及能力提升
①第一學年課程:電工基礎、機械製圖與CAD、電子技術基礎🧗♂️、電氣控製技術、機械基礎、機電產品數字化設計、液壓與氣壓傳動等;
②第二學年課程: PLC與變頻器應用技術👩🚀、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⛲️、傳感器與智能檢測技術、數字孿生與虛擬調試𓀜、機器視覺技術及應用👨🏻🏭🧑💼、智能機電設備運維等;
③第三學年課程🧑🏽🎤:專業拓展課程、崗位實習等。
可考取CAD等級證書🧯、機械產品三維建模等級證書🧑🏻🦼、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👱🏼♀️、工業視覺系統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、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🍬、普通話等級證書、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、大學英語等級證書等🙆♀️。
四、師資力量
雙師型教師占比100%,碩士學歷以上占比80%,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占比40%。國家技術能手1名🖖,山東省技術能手1名,煙臺市技術能手1名。師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得獎項60余項。
謝楚雄🐫🎙,高級工程師、副教授、全國技術能手。中共黨員,高級工程師,副教授🍾,高級技師,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專家、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裁判🧙、湖南省青年崗位能手、湖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、湖南省優秀教練、湖南省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專家;主要從事智能製造、職業教育研究,具有自動化行業多年開發經驗,曾任職於三一集團、楚天科技等上市企業;近五年主要負責省級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工作🏋️♂️,獲得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、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;主持及參與省級課題 7 項,主持完成橫向課題 2 項,到賬經費27萬;公開發表教科研論文 9 篇(SCI2 篇, EI1 篇),授權專利 6 項(3 項發明專利),軟著 4 項,主編出版教材 2本,參與十三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編寫 1 部🙋,主持建設精品在線課程1門;參加各類技能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 1 項,省級獎項 5 項;指導老師學生參加參加各類競賽獲得國家級獎項3項,省級一等獎 4 項,省級二等獎 4 項,省級三等獎 10 項,市級一等獎 3 項 🎞。
陳曉濤,講師🚵🏿🏌🏻♂️、中級工程師。碩士畢業於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專業,主要從事刀具切削力學參數化應用研究。具有汽車行業5年開發經驗🧔🏼♀️,曾任職於德國BOSCH等世界500強企業。參與省級教改課題1項🦊,發表北大核心期刊2篇☝🏼,汽車行業學術期刊2篇🚎,實用新型專利4項,參與教材編寫1部。獲山東省“技能興魯”職業技能大賽“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職業技能競賽(職工組)”二等獎,指導學生獲得“山東省大學生先進成圖與建模創新設計競賽”省賽二等獎3項,三等獎2項🌞🙋🏼♀️,榮獲多項其他省級、市及和校級競賽獎項。
孫明月,講師、山東省技術能手👨🏽🎨,《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》課程負責人,2024年煙臺市職業院校教學大比武一等獎負責人➙,2023年榮獲山東省“技能興魯”職業技能大賽“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職業技能競賽(職工組)”一等獎👰🏿♀️。指導學生參加省級、市級機器人技能大賽📈,並多次榮獲一、二等獎。
韓雙玲,講師、中級工程師。雙師型教師🧑🏻🤝🧑🏻,碩士畢業於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專業🦹♂️,主要從事虛擬現實方向應用研究👨🏼🍼。具有製造行業4年從業經驗🧚🏽♂️,曾任職於日本工業自動化行業的領先企業KEYENCE,負責其PLC產品的編程和調試🎳。曾參與過寧德時代新能源全自動化產線組裝項目,海爾智慧工廠項目等👇🏽🧑🍳。參與省級項目1項🚬,發表期刊論文1篇。具備多年學生生涯規劃以及誌願填報經驗。
五、教學特色
1.“四業-三融-六協同”的人才培養模式
面向智能製造產業,智能機電技術專業采用“四業-三融-六協同”人才培養模式,將產業、專業、創新創業🫴🏼、就業進行“四業融合”,按照校企“需求互補、優勢共享、資源共用、要素互融、合作共贏、協同發展”的協同原則𓀌,旨在培養智能製造產業緊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👩👧👦。
2.深化產教融合,探索多元人才培養路徑
在多元人才培養創新模式下,智能機電技術專業進一步探索多元人才培養路徑🛌🏿。一是總結現代學徒製成功經驗的基礎上,聯合優質企業聯合開展學徒製培養工作。二是依托專業群👘,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臺♦️,提升中外合作辦學水平💁🏿,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💽。三是堅持知識傳授與技術技能培養並重,積極參與企業實踐和大賽鍛煉👇,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。
六、實驗實訓條件
擁有技術先進、功能齊全的工業級數智技術應用中心、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🎥、智能控製系統集成應用、智能製造虛擬仿真與MES、工業視覺技術等12專業實訓室🦵🏼,設備價值2000余萬🕹,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0個,滿足實踐教學👩🏽🦳、科研👨🏼🚒、大賽訓練、證書培訓與考核、生產服務等功能的需要。
PLC與運動控製實訓室
工業級機器人裝配與調試實訓臺
虛擬仿真與MES實訓室